父母“迟到”的爱对孩子来说还有没有必要?

发布时间:2022-06-16 来源:听心教育心理网 1554 阅读
公益低价心理咨询,每次100元,需满25岁,每天3个名额,预约咨询:18522868098(同微信)。

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:为什么成年后对父母迟来的关心会出现生理性的抵触和厌烦?

以下是问题提出者的故事:

父亲小时候对我关爱有加,但毕竟是小女孩,上学后就慢慢有距离了。 母亲事业心一直很重,小时候是保姆照顾,后来对我几乎就是放养,学校生活怎么样,过的开不开心,生活费够不够,喜欢吃什么不能吃什么,一概不问一概不知。中学时候不知道怎么跟同学相处,在人际交往上,没有可以问可以效仿的人,只能自己摸索,慢慢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。

离开父母后,自己独自生活,觉得人生还是要为自己而活,每一个选择都是转折点,故之后考研,去了很好的学校,一时间父母成了同事朋友间含辛茹苦的教育楷模。

离开父母身边后,父母反而对我各种关心,会问一些之前从来不会问的事情,比如学业上的事情,生活习惯,恋爱等等的问题。但我对这些突然的关心感到特别的反感和心烦,之后我开始出现极度的抵触情绪,无比的厌烦,觉得假惺惺,然后情绪起伏特别大,会极度想逃回自己的房间,然后情绪崩溃,然后又陷入情绪相对静止的状态……

看到这段描述,我不禁反思,父母迟来的关心,对于孩子来说,还有没有必要?

我觉得是有必要的。

三毛曾在《一生的战役》中哀伤地写道:“我一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,而是请你欣赏我。”当父亲终于因为感动,为她写下“深受感动,深为身边有你这样的小草而骄傲”时,三毛喜极而泣。

她说:“这句话我等了一生一世,直到你今天亲口说出来,才抹杀了我在这个家庭永远抹不掉的自卑与心虚。”

即使孩子已经是一个成人了,但早年的缺失并不会消失,很多人一生都在等父母的一个道歉。

所以作为家长,即使是已经迟了,但该弥补的,该道歉的都应该给予孩子。哪怕一开始孩子是回避是拒绝。要用爱慢慢融化孩子冰冷的心,最好是和孩子找专业人士咨询,平时也不要太刻意讨好孩子,避免让孩子产生反感。

在和孩子充分沟通的前提下,一家人共同想办法,坦诚交流加上反思后的协商,也许会逐步改变,也许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,但是,每个人都不应该放弃,要避免更大问题的出现。

作为一个已经成年的孩子,我们应该用成年人的思维去思考:

我们应该尝试着去体谅父母。每个人成长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,父母的成长中也是如此。所以,不能简单地去评判父母行为的是非,父母有时候做错了是不假,但是他们的本意可能并非如此。

家长可能也是第一次成为家长,或许他们也带着原生家庭的痛,他们不会关心孩子,不知道怎么呵护孩子健康成长。后来孩子长大了,他们也知道自己以前做错了,想要弥补但是得到的只有孩子下意识的拒绝。

或许你会想,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,当初的伤痛的没有办法弥补的。但是,恨一个人远比爱一个人痛苦太多太多,尤其是这种恨是对向我们的父母。

人类生来是应该相爱的,亲人本应该是我们最应该去爱的人。

心理健康问题咨询:18522868098(同微信)

咨询热线

18522868098

微信咨询

185228680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