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已一月有余,
盼望已久的降雪,纷至沓来!
人们在感受寒冷的同时,
也通过“雪”切实触摸到了冬季!
很多人不喜欢冬季,一入冬就会出现犯困、没精神、浑身无力、烦躁、焦虑、情绪大起大落等症状。这些表现可能与季节性情绪失调(SAD)有关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“冬季忧郁症”。
一、什么是季节性情绪失调?
季节性情绪失调(SAD)是一种与特定季节性变化相关的心理障碍,通常发生在秋季末和冬季,人们会出现持续的抑郁和消沉情绪,表现为持续的悲伤、缺乏兴趣和活力、失眠或过度睡眠、疲劳和精力不足、注意力和集中力下降,以及社交退缩等,对个人的日常生活、工作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。
二、季节性情绪失调产生的原因
季节性情绪失调的产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,但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可能对其发生起到一定作用:
1、光照不足:光照是SAD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在冬季,特别是高纬度地区,白天的光照时间减少,阳光变得稀缺。这种光照不足会影响人体调节情绪的化学物质的产生,如褪黑激素和血清素,从而导致SAD症状出现。
2、生物钟调节:人体的生物钟是一种内部节律系统,调节睡眠、觉醒和其他生理过程。光照水平的变化可以干扰生物钟的正常运作,导致个体的睡眠模式和生理节奏发生变化,进而影响情绪和心理健康。
3、季节因素:SAD在特定季节发生,通常是秋冬季节。这可能与季节变化带来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有关,如社交活动减少、室内时间增加、运动减少等都对个人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。
4、遗传因素:一些研究表明,家族中有SAD表现的人更容易患上这种情绪障碍,意味着遗传可能在其发生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。
三、季节性情绪失调会自愈吗?
季节性情绪失调通常在季节转变,特别是从冬季到春季的时候,自然而然地减轻或自愈。这意味着随着天气变暖和光照时间的增加,许多个体的症状可能会减轻或消失。这种自然的缓解是SAD相对独特的特点。
然而,对于某些症状较为严重或影响生活质量的个体,自然缓解可能不足以解决问题。需要采取适合的方法来帮助更好地适应季节性变化,提高心理健康水平,减轻障碍症状发生。
四、缓解季节性情绪失调的方法
1、光疗: 光疗是一种常用的缓解SAD的方法。暴露于特殊的白炽灯下,模拟自然光照,被认为有助于调整生物钟、改善季节性情绪失调症状。通常在早晨使用,每天30分钟至1小时。
2、睡眠管理: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对缓解SAD症状至关重要。确保每晚有足够的睡眠时间,并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表。避免起床太晚,尽量在早晨接受光照。
3、户外活动:增加户外活动,特别是在白天光照较强的时候。散步、慢跑或其他户外锻炼等可以补充自然光照,缓解SAD反应。
4、心理疏导:如果出现的SAD症状比较严重,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,通过有针对性地心理疏导,可以缓解症状,改善心理状态。
听心教育心理咨询师实操班招募中,3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全程带领,让你从心理小白成长为可独立做个体心理咨询的合格心理咨询师,课程咨询:18522868098 (同微信)。